警惕!不明快递变“诈骗”,多人被骗 70 多万
- 小百姓0105 1楼 2025/7/22☆收藏
- 如果您突然收到一件不明快递,自己却没有在网上购物,也没人要给自己寄东西,这时就要特别小心了。很可能就是盲发快递骗局,有人通过这种不明快递,设置诈骗陷阱,引诱收件人上当受骗。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盲发快递诈骗案件,被告人根据非法获得的个人信息,向不特定人群发送“诈骗快递”,导致多名被害人被骗70余万元。
经法院审理查明,在 2023年5月至7月这段时间里,被告人王某受他人雇佣,借助境外聊天软件,非法收受了多达12万余组公民个人信息数据。
随后,王某根据这些信息,虚构 “教育机构退费” 等事由制作传单,并利用快递向不特定人员盲发包含诈骗传单的快递。
多名被害人陈述,他们收到的神秘快递均来自外地,包裹上的收件人姓名和手机号码正是自己的真实信息。打开快递,里面是用信封包裹的一张看似正规的教育部标的退费公告。

公告中详细说明培训机构因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运营,所以致函宣布清退所有学费,但由于资金有限,目前只为部分学员办理退费。许多被害人恰好曾报名培训课程,且存在课程未上完、有退费需求的情况,看到公告后便信以为真。
当被害人用 QQ 扫描公告上面的二维码后,所谓的 “退费专员” 出现,引导被害人下载注册其他软件和证券账户,称通过转账充值提现等方式即可退款。
然而,一旦被害人按照对方所说步骤进行充值,便会发现无法提现。此时,对方又会以数据有问题、系统操作不了等理由,要求被害人继续充值去解冻、恢复数据交易。被害人为了得到退费反复充值,最终却无法提现退费,等到意识到是骗局时,损失已无法挽回。
警方调查发现,这些快递的寄件人指向王某。王某在寄件时隐瞒真实信息,编造虚假信息。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主观上明知同伙让其实施诈骗犯罪活动仍积极参与,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最终,王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6 年,并处罚金人民币 65000 元。

近年来,盲发快递诈骗案件呈上升趋势。此类案件反映出快递行业在加盟制企业管理及收寄验视等环节存在漏洞。提醒群众,收到不明快递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快递内的内容,扫码、下载软件、转账等操作更要谨慎,谨防受骗。